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1年,是一所具有110余年历史的著名老校,办学以来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,涌现出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的学者,如荣毅仁、曾涛、薛暮桥、徐铸成、钱松嵒、吴冠中、杨荫浏、陈瘦竹、徐中玉、钱保功、汤定元、唐敖庆、胡福明等。从1911年教育先贤顾倬先生创办“官立江苏第三师范学堂”,1912年更名 “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”,1932年,更名“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”,新中国成立后,学校先后改名为“苏南无锡师范”、“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”,无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是苏南地区乃至全省师范教育的标杆,是众多学子向往的学府,是音乐教师教育的优质资源。110余年以来,学校秉承“弘毅”校训,吐故纳新,形成了以“至诚求是、博学自强”为校风、“敬教垂范、兼容通达”为教风、“明志进德、励学笃行”为学风的学校文化传统,为莘莘学子构建了一个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家园,推动着地方群众音乐艺术和地方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。
专业介绍
音乐教育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,创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,为学校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,能够从事音乐教学、音乐研究、音乐组织及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。音乐教学团队创设人才培养新体系、创新教学模式、优化课程体系、拓展评价机制,形成“教赛”互促进,“科研、比赛、教改团队”等多团队协同合作的“双循环、多团队”模式,现已成为服务地方学校、促进教师高素质发展的人才摇篮。
专业师资
音乐教学团队曾获评无锡市优秀教学团队,建设有“陆立华名师工作室”等多个名师工作室,多名成员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优秀教练、教育部器乐艺术指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考评员及培训师、国际音乐家名师、江苏省中专及高校中级、高级职称评审、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、无锡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、无锡市学科带头人、市属学科带头人、市教学能手、校教学新秀等,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占团队教师人数70%以上。
课程设置
音乐教育专业确立了“重视理论课程,突出实践课程,强化技能课程”为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。为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现实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,课程设置采用模块结构,包括公共课程、专业课程、实践课程、活动课程四部分。公共课程模块主要开设政治类、文化类、体育类、职业指导类等课程,进行思想政治道德、文化通识、身心健康、职业理想与信念的教育;专业课程模块开设音乐专业理论类、音乐专业技能类课程,以必修课为主、选修课为辅,进行音乐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育;实践课程模块包括社会实践、教育见习、教育实习、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,帮助学生了解社会、熟悉小学音乐教育、提升教育实践能力;活动课程模块包括专业活动和社团活动,旨在陶冶学生人格,促进其个性化发展。
教学设施与实训基地
音乐教育专业现有音乐厅、小剧场、音乐实训室、学生钢琴实训室、教师辅导钢琴实训室、电钢琴实训室、舞蹈实训室、民乐合奏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150个,两台三角钢琴、236台立式钢琴(含电钢琴)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配备齐全,这些完备的设施能较好地满足日常音乐教学的需要。音乐教育专业建立了与地方政府、小学“三位一体”协同育人的音乐教师培养新体系,实行双导师制,建立“教研培”基地,构建“校校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”体系,获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。至今共有校外实训基地54家,音乐教育专业教研培合作单位25家。
教学成果与就业发展
历年来我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国家、省市级比赛收获颇丰,近15年来总计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。近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、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8项;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4项、三等奖4项;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4项;其余单项音乐类比赛如“紫金合唱节”、各级各类展演声乐及器乐类总计30余项。
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未来发展方向:幼儿园和小学的音乐教学、研究及管理岗位,从事教学、美育及管理工作;音乐教育相关产业机构的教学、管理及经营岗位,从事教学管理、产品开发及产业运营工作;城乡社区群众音乐岗位,从事舞台音乐策划、音乐普及相关工作等。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,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素质、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
